|
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戒尺剑戒尺,旧时私塾先生对学生施行体罚所用的木板。也叫做“尺”,它是用两只木块制成的。两木一仰一俯。仰者在下,长七寸六分、厚六分、濶一寸分余,下面四边有缕面。俯者在上,长七寸四分、厚五分余、阔一寸,上面四边有缕面。上木正中竖安装木钮一只,钮长二寸五分、高七分,捉钮敲击下木。 《介石楼稿·大椿堂拳谱秘要》记载,戒尺剑乃大椿堂书院杨瞻结合戒尺和剑术于一体,作为训诫、惩罚、练剑等一物二用的木制教具,古称“戒尺剑”。清朝道光二十五年(1845年),杨景丰富完善了杨瞻戒尺剑的技术技法,在原有16种剑法基础上增加到28种剑法,以象形太极(太极十三形)风格演练,节奏鲜明快慢相间,劲力顺达一触即发,全套戒尺剑五十二势传承至今,匀速练习适合全民健身效果甚佳。 (1)上举剑,是以剑首向上举起;此招有攻击对方下颌之意。 (2)前伸剑是以剑首向前伸出;此招有攻击对方胸部之意。 (3)剑指是中指与食指伸直并拢,其余三指弯屈,拇指压在无名指与小指第一指节上;此招有攻击对方胸部之意。 (4)上穿剑是反握剑柄平剑向前斜上方穿出;此招有攻击对方喉部之意。 (5)旋剑是平剑从胸前顺时针向前划弧一周,再收于胸前,手心朝上,剑尖朝前,力达剑身中部;此招有化拨对方器物之意。 (6)横扫剑动作幅度要大,转体动作要协调。 (7)上抹剑是平剑从一侧经体前弧形向另一侧回抽为抹,腕与胸平,剑尖朝异侧前方,力达剑身;此招有化解对方器物,横击对方手臂之意。 (8)下截剑是剑身斜向下方,力达剑身前部。此招有以剑下刃截击对方持器物攻击的手臂之意。 (9)前穿剑是仰握剑柄平剑向前穿出;此招有攻击对方胸部之意。 (10)前刺剑是俯握剑柄平剑向前刺出;此招有攻击对方胸部之意。 (11)前绞剑是反握剑柄,平剑从胸前顺时针向前划弧一周成一立圆,再收于胸前,手心朝上,剑尖朝前,力达剑身中部;此招有圈割对方手腕之意。 (12)后撩剑是反握剑柄,立剑由下向后上方撩起,力达剑身前;此招以剑刃撩割对方手腕。 (13)下压剑是正握剑柄,平剑,手心朝下,向下为压,剑尖朝前;此招是以手腕压住对方手臂之意。 (14)前撩剑是正握剑柄,立剑由下向前上方撩起,力达剑身前;此招以剑刃撩割对方手腕。 (15)横推剑是正握剑柄,立剑横于体前,剑指附着在剑身上;此招以剑身前推攻击对方。 (16)转身推剑是正握剑柄剑尖向下,身体旋转前推;此招是旋转格挡对方器物,再以剑柄前推攻击对方胸部。 (17)斩剑是反握剑柄,平剑向横向击出,力达剑身;此招以剑的下刃平斩对方颈部或腰部。 (18)挂剑是正握剑柄立剑划弧,剑尖由前向下、向同侧或异侧后方贴身挂出,力达剑身前部;此招是挂防对方对我喉部或面部的器物攻击。 (19)下穿剑是反握剑柄平剑向前斜下方穿出;此招有攻击对方裆、腹之意。 (20)云剑是反握剑柄平剑在头顶上方划平圆进行环绕;云剑有以剑下刃从对方右臂下方向上云割手腕之意。 (21)点剑是立剑提腕,使剑尖由上向前下点出,臂自然伸直,力达剑锋;此招是以剑峰点击对方手腕。 (22)抱剑是两臂撑圆,两手抱剑,平剑使剑尖向上;此招是于体前防御对方的攻势。 (23)托剑是剑身平置,由下向上抬起,手心朝上,力达剑身。 (24)合剑是平剑,剑尖向上,臂撑圆向内合拢;此招是格挡对方器物之意。 (25)抖剑是平剑,剑尖向上,在体前划一平圆,从腹前抖放而出,力达剑柄,有用剑柄攻击之意。 (26)崩剑是立剑,抖腕,使剑尖向下,发力于腕,力达剑锋。 (27)切剑是平剑向前切出,力达剑身,有攻击之意;捋剑是平剑从身体一侧向另一侧划弧摆动,力达剑身,有防守之意。 (28)盖剑是平剑从上向下盖打,力达剑身。
文章分类:
象形太极拳技术体系
|